推荐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客户经理
电话:0913-5770848 13209187018
传真:0913-5770848
邮箱:saizhong@126.com
地址:陕西省合阳县王村工业区九号

当前位置:首 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 新闻正文

一个种植大户的困惑
作者:赛众管理员  来源: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  发表时间:2014-05-12 浏览次数:
    一个种植大户的困惑
  周昌仁,今年46岁,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两江镇樟塘村人。种地已经整整20年,当年高中刚毕业时,他曾有
一个梦想,就是通过种地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。20年过去,虽然每天起早贪黑、早出晚归,用他的话说就是“忙
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”,但是,周昌仁的致富梦依然没有达到当初的设想。
  是自己不够努力?是自己落后于时代?是政府对农业的扶持不够?还是农村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然?近日,
和记者谈起自己20年来的种地经历时,周昌仁对于致富的梦想也茫然了。
  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
  见到周昌仁的时候,他正开着拖拉机给即将要种上东洋南瓜的田地犁田。妻子则在不远的地方,在地上支起两
把大伞,和3个工人遮着烈日做南瓜种子的“营养钵”。
  刚刚双抢结束,他片刻不歇,又马不停蹄地忙活着种20多亩的东洋南瓜,“去年隔壁村的一个朋友种了这种叫
红金宝的东洋南瓜,一亩地能挣将近1000元,而且有城里来的老板争相收购,不愁销路。”周昌仁一边说着一边比
划,脸上洋溢着笑容,那是他对即将种下的东洋南瓜美好未来的憧憬。
  今年早稻,他种了30多亩优质稻,由于上半年天气不错,病虫害很少,亩产800多斤。“品质好的谷子,100斤
已经卖到170元,价钱比往年贵了不少,而且有老板直接到村里收购。按这个价钱,2万元肯定是能挣到手了,种这么
多年田就今年挣得多点!”说起今年的水稻,他很兴奋,眼睛也开始发亮。但是近期持续的高温干旱,田里没水,加上
村里水利年久失修,种晚稻时,他只能请人用柴油机从河里抽水,灌一亩地的成本是60元。“眼见谷价刚涨上来,却又
碰到了干旱,农民还是躲不开靠天吃饭的命运!”周昌仁叹息道。气候不正常、水利堵塞、投入成本增加,他不得不谨
慎对待,今年只种了几亩晚稻。
  种了20年地难圆致富梦
  在樟塘村,周昌仁属于敢投资的类型。每年除了种30-40亩早稻,农闲时还种20-50亩不等的西瓜、柑橘、香瓜、蔬
菜、桂花树等小规模经济作物,也曾成批地养过鸡、鸭等家禽。一年365天,几乎天天围着土地转,但细算下来,除去生产
成本,每年盈亏一算,平均下来每年也就挣个7000-8000元,除了能满足正常的吃、住、供孩子读书、生产设备更新等开销,
这20年来几乎没剩下多少钱,他戏称自己是“不折不扣的杨白劳”。
  “就拿去年来说吧,早稻搞了附近村庄最大一片的50亩水稻技种基地,夫妻两人根本忙不过来,从犁田、插秧、施肥、
赶花授粉、杀虫,收割,都靠请人来做。平常请2-3人,但像赶花授粉、杀虫的关键时候,每天都得请5-6个人,每人每天
工资30元,请人收割100元/亩,光人工费就将近500元/亩,加上地租200元/亩,化肥农药200元/亩,总成本就要900多
元/亩。”周昌仁说。但可悲的是,去年气温偏高,禾苗产量锐减,平均产量只有200斤/亩左右。更令人痛心的是,有些
禾苗眼见马上可以收割,却被浇了一个星期的雨,谷子直接在地里发芽,几乎颗粒无收。“5元/斤的收购价,算下来50亩
地也就挣3000多元。加上早晚稻种的15亩水稻,每亩挣300多元,一年忙到头,全部算下来最多也就挣几千元,除去一年
开销,还能剩多少?”周昌仁细细地算起了账,双手停在半空,想抓住什么,却空空如也。
  “如果去年的水稻技种换作今年的好天气来种,将是怎样的收成呢?”记者问道。“去年辛辛苦苦挣不到钱,风险那么
大哪里还敢种。现在每年都根据市场行情种,不是西瓜、白菜、柑橘就是养鸭子,只能打游击了,什么挣钱就种什么”,周
昌仁很无奈地说。他告诉记者,其实在他们当地,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,每年都会进行投资,种几十亩的经济作物。“现
在就是每个村大概有2-3家农户种得多点,但也形不成规模、产品不上量,大公司也不愿意来投资。” 
  提起当初希望通过自己的成功来带动村民富裕的“致富梦”,他更是羞愧连连。“为什么一年到头辛辛苦苦,却还挣不
到钱呢?”当记者问起时,周昌仁也陷入了迷茫。这么多年来,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但无数的种植困难,像恶劣的天
气、人手不够、资金不足、缺少技术等,都让他感觉很无奈。
  “现在种田早已不比当年,撒化肥、喷农药、请人做工,什么都是钱!像我们这样的农民,自己没资金,种什么都必须
慎之又慎,万一亏了,不仅没有后续投入,连吃饭都成问题。还是希望政府多扶持乡村的规模种植,希望有那些能提供从种
子到包销的公司来投资,光靠农民自己小打小闹,只能维持温饱,想致富,很难!”周昌仁很认真地跟记者说,这也许是他
历经多年的艰辛,心中最真切的体会和期望。
  记者手记
  农民的困惑  农资的机遇
  在临桂县,甚至在全中国,像周昌仁这样的农民还有很多,他们每天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,将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奉
献在土地上,却由于各种原因,始终无法实现致富的梦想。
  正如周昌仁所希望的,“政府多扶持我们的规模种植,希望有那种能提供从种子到种植到包销的公司来投资。”从他的
生产经历中也可以看出,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农村环境恶化、自然天气恶劣、缺人手、没资金、没技术,加上由于知识
有限、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等种种局限,他们缺少对称的市场信息,缺少固定的产品销路,更缺少准确的市场判断能力。
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,农村进城务工人口增多以及土地流转加速,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不
断减少,规模种植已渐成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。在周昌仁所在的临桂县两江镇,类似他这样的几十亩小规模经济作物种植也
开始普遍。但问题在于,这种小规模的种植,仍处于自发式的、零散的生存状态,大多数生产环节都要靠农民自己独立去完
成,由于缺少统一组织和资金投入,最终无法发展壮大。
  记者认为,农民的困惑,即农民的需求。农民当前遇到的生产困难,自身难以解决,而这对于农资企业来说却正是实现
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。对于基层实力有限的经销商来说,应切实地了解农民需求,不断更新服务内容,如通过与气象部门等
联系,利用短信等形式建立天气预警机制;加强对农民施肥和田间技术管理服务,为农民提供及时、有效的种植和产品销售
信息等,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。
  对于具备一定的资金、技术、人手、规模化运作实力的农资企业来说,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,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大规模
种植,围绕农民和农业生产,构建一条从农资产品的生产、销售、物流,延伸到农业种植,农副产品的收购、深加工、销售
等环节上的完整的农业大产业链。即企业以协议形式向农民提供生产所需化肥、种子、农药等,并对农民进行种植品种和技
术进行统一指导,在农产品收获后,以持平或高出市场价格统一收购,然后企业将农产品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售,也可以在自
己的工厂深加工后再对成品进行分销。对于发生一些不可控的自然灾害等,企业可采取农业保险的形式,向投保的农民按统
一标准进行赔付,为农民规避更大的损失,既给农资企业寻找到一条新的、贴合实际的发展之路,同时也解除了农民的后顾
之忧,这才是未来农资企业纵深发展大农业产业链之路。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www.saizhong.net)提供分享
 

 

 

分享到:
上条新闻: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及影响
下条新闻:生物肥料的种类